时间:2023-06-20
亚德环保导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叶代启:不同的治理设施都有一定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提升和改造VOCs治理设施时,关键在于需要综合考虑其治理效率、运行情况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排放标准等因素。
当前,多地生态环境部门呼吁对采用单一低温等离子、光氧化、光催化以及非水溶性VOCs治理技术的企业进行升级改造。上述工艺确实可以被视为低效的处理设施,但在处理适宜浓度、性质的VOCs废气时,仍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可以发挥作用。
光催化技术适用于含氨、有机胺、醇、醛、苯系物、硫化氢等异味气体的净化,常见于处理制药、化工、养殖业以及污水处理厂等产生的废气,处理效率为34%—53%不等。低温等离子技术适用于处理低浓度含VOCs废气和含氨、有机胺、硫化氢、醛酮类、烯烃类等异味气体,常见于食品加工、合成橡胶、印染、养殖以及污水处理厂等废气的处理,处理效率为6.64%—31%不等。活性炭吸附技术适用于中低浓度VOCs治理,广泛应用于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医药制造、电子行业等,处理效率为1.99%—81.06%不等。
一般而言,这些单一技术适合处理达标后异味或者恶臭气体,不能用于VOC达标治理。即使技术组合起来,也不能保证达标治理的效果。建议在当前技术发展下,光催化、低温等离子以及活性炭吸附等处理工艺的运行维护要更加规范,同时考虑与其他技术组合联用,可解决单一处理技术的缺陷,充分发挥其在VOCs废气处理方面的效果。
另一方面,一些行业内普遍认为高效的末端处理设施也可能存在处理效率低下情况。以RTO和RCO两类技术举例,前者是蓄热式热氧化技术,主要是把有机废气加热到760℃以上,使废气中的VOCs氧化分解成CO2和H2O。RCO则是蓄热式催化燃烧技术,是有机废气通过蓄热体换热进入催化剂床层,在催化剂表面发生氧化反应,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将废气中的VOCs氧化分解为CO2和H2O。
这两类技术广泛应用于石化、化工、医药制造、包装印刷、工业涂装、涂料油墨制造等行业中高浓度VOCs治理。在设计合理、运行维护规范的条件下,RTO处理效率可达90%以上,RCO处理效率可达95%以上,处理效率均较高。
高效技术处理效果不理想,“优等生”考了“差成绩”的原因何在?部分企业即使选择了高效的末端治理设施,但RTO装置燃烧温度未满足要求,RCO装置催化材料长期不更换,处理效率仍较低。
建议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监测和评估设施的处理效果、运行数据、维护费用等指标,来判断设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而不是简单地将某类设施归为低效处理设施。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处理效率普遍较低、运行不稳定、远不能达到相关排放标准要求的可以视为低效处理设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或更换,加强设施运行维护管理也是重点。
亚德环保在三废(废气、废液和固废)管理、无害化和资源化方面拥有全面的技术储备,以及丰富的项目业绩和建设运营经验。
内容来源中国环境 编辑:文雯,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